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白

[发烧理念] 黑胶 vs 数字 风格之差还是素质高下之差

  [复制链接]

0

主题

950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2-8-12
发表于 2016-5-24 14: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hatagem 发表于 2016-5-24 12:37
首先,如果不是朋友给酸,我真是懒得理你们这些闲人。

1 人家没有说数字一举击溃虚拟,而是你在这里带 ...

啊呀  那两个小人偶   我看上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950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2-8-12
发表于 2016-5-24 14: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你又在坑害童鞋们啦   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1605

帖子

2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9
注册时间
2012-8-17
发表于 2016-5-24 14:24:23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0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5:3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6-5-24 15:37 编辑

老实说,16/44.1k的转录,和DSD 2.8的转录,差别是挺明显的。DSD转录出来的数字文件的声音,和黑胶已经差别非常小,而且素质方面不弱,而16/44.1转录的数字文件,我觉得还是明显比黑胶差一些的。下面我说说为什么这样判断:

1、DSD转录文件的声音,和黑胶播放还是有些差别的,但我觉得信息量没有明显的差距。最大差别在于低频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黑胶播放的低频更“宽松”一些,或者说“宽大”一些,而DSD转录文件的低频要tight一些。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之间没有明显的高下素质差,只是表现方式的差异。就像我上回说过的,黑胶的低频更像有些人喜欢的大口径喇叭的那种宽松低频,而DSD转数字的低频更像也有些人所喜欢的口径小一点的喇叭出来的那种紧致一些的低频。DSD的低频似乎稍微前冲一点,有一种强韧感,而黑胶的低频后缩而kuansong一些。主观上我只能用kuansong来形容了,想不出别的词汇。我想再强调一下,可能有些人觉得更宽松的低频就是更好,但我觉得并非如此,和人的口味关系很大。

除了低频差异外,黑胶播放时人声更多一点“粘滞感”或者说“油腻感”或者说“黑胶感”。难以形容这种感觉,总之就是常和黑胶关联在一起的那种模拟味道。DSD转后虽然保存了大多数黑胶的“感”,但还是少了一些。保存了8-9分吧,丢失了也许1-2分。不过单独听DSD的声音,已经很好,没什么可挑剔的,也没有什么“生硬的数码味”。从声音的细节和信息量上看,我没觉得转DSD后就丢了多少。

2、16/44.1转的文件确实要比黑胶差一些,这个差距就明显可闻了,我觉得信息量上、声音密度上,都丢了一些东西。比如人声音色会硬一些,而且人声听上去比较Flat,感情也似乎少了一些。这说明什么?说明以16/44.1的码率去录黑胶,还是有欠缺的。比起上次24/96方式转数字的聆听,明显要差一些。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4150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5:3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没时间做下一个实验了,下次继续。什么呢?就是用24/96k去转,但是转录好的数字文件,压缩为16/44.1k来听。这个很重要,因为这就是目前主流唱片公司对模拟录音进行数字化的标准做法——24/96 remastering,然后压缩为16/44.1出版CD。只有在CD的早期年代,是用16/44.1对模拟录音进行数字化的,后来很快就进步到20比特,之后就是成熟而稳定的24/96格式数字化了。还有很多是24/192转的,但最后为了出版为CD都进行了压缩。

高码率录模拟,再压缩为16/44.1k,比起直接16/44.1k去录模拟,肯定是更好,关键是好多少的问题。下次继续做实验。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1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9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11-3-17
发表于 2016-5-24 15:44:22 | 显示全部楼层
FIM出过一张用LP转录的CD,由FIM老板亲自操刀录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主题

571

帖子

1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0
注册时间
2005-2-1
发表于 2016-5-24 15: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6-5-24 15:30
老实说,16/44.1k的转录,和DSD 2.8的转录,差别是挺明显的。DSD转录出来的数字文件的声音,和黑胶已经差别 ...

16/44.1是不是细节丢了很多,高频少了很多?

点评

mvw
少了也听不到,没几个人对22k以上的那么敏感。  发表于 2016-5-24 17:0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082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13-6-20
发表于 2016-5-24 16: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hatagem 发表于 2016-5-24 12:37
首先,如果不是朋友给酸,我真是懒得理你们这些闲人。

1 人家没有说数字一举击溃虚拟,而是你在这里带 ...

是啊,我说各有所长就开始跳脚了23333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5-7-31
发表于 2016-5-24 16:49:53 | 显示全部楼层
wangyonc 发表于 2016-5-24 11:54
DMM的印象中是指刻片头直接刻金属母盘。可能也有别的解释。直刻可能应该与DMM是两个概念。

数码流是发展 ...

量产环节:压盘产量高但精度、成本低、刻盘精度高自然产量低成本高。都是量产环节与录音采样无关

明代的家具很贵,拥有者能够获得文化、心理上的巨大愉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1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5-7-31
发表于 2016-5-24 17:0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6-5-24 15:30
老实说,16/44.1k的转录,和DSD 2.8的转录,差别是挺明显的。DSD转录出来的数字文件的声音,和黑胶已经差别 ...

这个实验能够证明的是哪种格式能够完全记录另外一种格式的信息量,现在看来DSD完全能够胜任。反之亦然吗?

关于用机器播放不同格式录音的听感:喜欢宽松的人认为不紧张、刺激及耐听;不喜欢的人认为是动态响应慢、缺乏爆发力及凝聚力。而不插电现场的表现又如何?哪种格式又能更精确的记录?以自我感受为喜好的人又有什么必要在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0

主题

1万

帖子

205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05
注册时间
2003-7-11

最佳创作奖

发表于 2016-5-24 17:10:28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有录音就放网盘上吧,我想听听这台asr系统的感觉。
总感觉哥德巴赫猜想要被证实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191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3-3-25
QQ
发表于 2016-5-24 17: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小白 发表于 2016-5-24 15:36
今天没时间做下一个实验了,下次继续。什么呢?就是用24/96k去转,但是转录好的数字文件,压缩为16/44.1k来 ...

白版,未必。。。”高码率录模拟,再压缩为16/44.1k,比起直接16/44.1k去录模拟,肯定是更好“

直录44.1少了一道量化误差和抖动添加的环节。我猜直录声音更为自然,可能素质差异不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003

帖子

2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7
注册时间
2010-2-28
发表于 2016-5-24 18: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白版所用系统挺好.采集的黑胶可以放点上来吗。音乐素材也不一定全是古典,可以不同类型的。

其实所有玩黑胶的同鞋都应该要考虑玩玩数字采集,好处乐趣多多,也可以更直观方便地交流分享自巳在黑胶把玩上成绩,黑胶变数多否则交流起来隔山打牛太累,现在过得去录音机也不是太贵了,象da3000什么的都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50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6-5-24 18:40: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ultra2013 发表于 2016-5-24 17:42
白版,未必。。。”高码率录模拟,再压缩为16/44.1k,比起直接16/44.1k去录模拟,肯定是更好“

直录44 ...

业界现在100%都采取的做法,不用怀疑肯定是更优的。其实和摄影里是相通的:原始100万像素的照片,画质会明显不如原始1000万像素再压缩为100万像素。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主题

1万

帖子

124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24
注册时间
2012-9-23
发表于 2016-5-24 19:30:3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始100万像素的照片比1000万压缩到100万差,主要是100万像素的感光元器件通常比1000万像素的差很多,因此这个比喻不合适。
录音不会用44/16记录是因为母带不可能用这么低的格式来记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28 01:04 , Processed in 0.108546 second(s), 3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