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robinhook 于 2017-4-26 14:06 编辑
六、主观听感:HD800对T1
首先说结论:
观点6:我觉得HD800和T1在三频能量分布上是风格类似的,整体的感觉都偏亮,能量相对集中在高频。而800是比T1更自然的,这种自然主要体现在高频的质地上。T1的高频在我的系统上始终有种硬质金属色调,听小提琴也觉得泛着金属光,很不自然。800的亮更多的是高频量感偏多,但并不觉得质感不自然,小提琴基本没什么金属色。另外800宽大的声场和无敌的舒适度就更不用说了。
再来说说历史,以及我尝试了那些器材去推他们。T1是在我以HD650为主力耳机听了约7、8年之后,于2014年购入的。当时650一直使用DAC-1直推。T1到手以后插上DAC-1一推,第一感觉是高频太亮,泛着偏硬的金属光,真心不如650听着舒服。我知道DAC-1的特点就是平直清淡,但缺点就是PC系统容易偏薄偏硬。DAC-1在不同阻抗下的失真数据我并不清楚,但推测拿来推600欧的T1大约不是在它最理想的工作区间。所以很快的买了RPX-33。为什么选了RPX-33呢?因为在小白的评论中,它在这个价位是比较中正全面的。看过我在上面表达的这些观点就不难推出一个推论:
观点7:在不同耳机的声音特异性很大,而前端本身又精确的多的情况下,我并不认同刻意改变前端器材的声音特性来迎合某个耳机的特点的做法,因为这意味着要在前端大幅引入不平衡和失真。我比较认同放大器应该是普适的,不带太强个性的。关键是和耳机的阻抗特性要匹配好,确保负载时工作在最佳区间内。所以我从理智上不太接受那种一个萝卜一个坑,一个耳机只能配一个耳放的说法。
当然,买RPX-33的时候也没有做出第一章贴出的耳机驱动特性表,再去看RPX-33在600欧负载时的功率和失真度。我只知道T-1灵敏度有102,虽然是高阻但对功率需求应该不大。现在我们看表知道T1的正弦波功率需求是6.3mW。RPX-33标称最大功率700mW。这是什么负载下的并没有给出,但这个数值在耳放中是很低的。我猜测应该不是32欧下的功率。当然,保守一些认为是32欧吧,那么600欧下的功率约为35mW,按10倍正弦波功率T1是需要63mW的。功率够了吗?我觉得存疑吧,也许RPX-33还是功率略弱了一些,所以也许没有推好。
在RPX-33推动下,T1确实高频要收敛一些,中低频也就相对的厚实一些。但说实话和DAC-1推,听感上差别有多大我无法精确量化出个%来,主观感受上最多5-10%吧。可是高频发硬发亮的问题还是很明显。也许是之前一直听650的原因,我从来没有感受过“齿音”这个问题。而在T1上,这个问题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我一直无法长时间的聆听T1,在2017卖掉T1之前一共3年的时间里,我80%的时间还是听650。
有人大概会问:你不是说耳放最多差1%吗,为什么现在说差了5%-10%?我并不知道确切的答案。推测最大的原因应该是阻抗特性匹配的问题,也就是第一章的问题没有解决。也许T1和DAC-1实在是太不匹配了,和RPX-33也匹配的不是很好。另外还有第五章列举的几个问题,加在一起放大了主观上的听感差异。
总之,本着“要玩好一个耳机”的态度,虽然不太喜欢T1,却一直留着,觉得说不定某一天有设备能把它推好。这个情况一致维持到2017年,HD800(X2),麦景图D-100,DV336SE和一堆电子管来到之后。这几件器材给了我同级别的另一个耳机的声音特性作参照,加上无数种重新推T1的可能(主要是DV336可以换管子)。我终于可以放心的说,T1不是我的菜,于是卖掉。
在动手之前,DAC-1这个音源就一直是我心头硌着的一块石头。之前用650的时候还好,因为650 本来就是比较暖声,高频偏暗的耳机,搭配DAC-1并不显得太过冷硬。虽然主观听感明白偏薄的声音主要出自DAC-1直推,用RCA输出到RPX-33以后并不明显觉得薄,但心里总是觉得这机器的名声就不太适合搭配T1和HD800。所以一直在动换音源的脑子。
接上一听。。。正如我说的,在HD800和T1上听都感觉和DAC-1没什么差别。没听出多少“音乐性”,没听出高频收敛了,或是任何其他所谓“一耳朵”的差别。有点失望,但这个听感也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想法。DAC-1的THD是0.0005%,D-100是0.0015%,频响都是一条直线,能有多少差别呢?可是最终决定还是留着吧,就冲它麦景图的蓝灯,心里上觉得“音源过关了”这样的想法,懒得再折腾了。多一台音源DAC-1和650也就可以拿去公司听了。
而买DV336SE,则是完全用来测试胆味,给两个耳机的高频降火气的。所谓胆味,我理解是三点: 1. 引入偶次谐波失真,增加THD,改变声音的质地。偶次谐波失真多了声音的“颗粒感”或“粗糙感”会下降,变得更顺滑。 2. 利用电子管低瞬态响应的特点来削减动态,细微的延长残响,这样虽然爆发力降低,但是温柔一些。细小的峰谷会被磨平一些,解析也降低一些,但是声音听起来也会柔润一些。 3. 在整体上胆机会使能量稍稍偏向中低频一些。
所以胆机真的是把指标都变糟一些来修饰声音的。我的理解,越是低端的胆机,这种修饰就越明显,以致HIFI性下降,一种PS过头的感觉。而越是高端的胆机,这种修饰就越小,显得“不留痕迹”一些,HIFI性好一点。换句话说,更接近晶体管机一点。我考虑了一下我的需求,思路是这样的:
观点8:如果明确知道声音的特性和调整手段,决定通过放大器来改变声音特性,要玩就必须玩个大的。只能改变1-2环的枪管换了还不如不换,来个差10环的试试看。在HD800和T1都是声音偏亮,需要降低刺激,加厚中低频的情况下,胆机的所有失真特性都是我需要的,所以胆味越重越好,越低端的胆机越能满足我的需求。而高端胆机接近晶体管机,我已经有了RPX-33,D-100也可以算是一个,何必再来一个接近的呢?
DV336这个机器在国内普遍认为比较低档,讨论不是很多。但是在国外论坛上这个机器喜欢的人非常多。一是因为胆味比较浓郁,换管变化很明显。二是因为两个管子都是选择很多的型号,可以玩的空间很大。机器到了以后我也买了好几个不同的管子,试下来确实是有一些变化的。管子我主要参考的是以下几个帖子:
Headfi上先后有两个讨论DV336换管经验的贴,时间跨度差不多有10年,一个盖到100页以上,另一个也接近。
http://www.head-fi.org/t/193214/ ... i-tuberolling-tubes
http://www.head-fi.org/t/348833/ ... -tuberolling-partii
再看一下DV336和D-100耳机输出的功率。DV336标称>2W。D-100是用8Vrms标的,这个比较好,可以直接按照8^2*1000/阻抗=功率(mW)换算成不同阻抗下的功率,算出来32欧下也是2W。两个机器的功率指标是RPX-33的3倍,这数值就比较正常了,按照类似的计算,推T1和800功率应该都是很充裕了。
事实证明,我的以上考虑都是可以从听感上反映出来的。总体来说DV336可以进一步降低T1和800高频的刺激感,增加中频厚度。我觉得这个DV336推两个耳机都要比RPX-33机好一些。要知道,即使算上管子,RPX-33也比DV336贵上两倍有余。所以,我得到的经验是:
观点9:运用客观指标,理性的分析需要,计算数据,有针对性的选择器材,贵的真不一定是好的。懂得原理之后再买器材,才能有的放矢,少走弯路。
走到这一步,相对800,T1的高频发硬的问题还是很明显。用我4个能推耳机的器材随便怎么组合都是如此。如果这还不是最终压倒T1的那根稻草,我还对HD800使出了最终的大招:Super DuPont Resonator Mod (SDRM)。
国内烧友大约没有听过这个,或者国内就没有流行各种磨改HD800的玩法。其实自从HD800出来国外烧友就实验了各种办法,主要是在耳罩里垫各种形状材质的吸收器,试图降低800在6KHz的一个峰值,这也是HD800最大的弱点。直到HD800S出现,大家一看森海官方的解决方案,才醍醐灌顶,原来还可以这样玩!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这个贴:
由于HD800用的是环形振膜,中间是有一个空腔的。HD800S在这个空腔里装了一个谐振器(Resonator),专门吸收6KHz声波,像手术刀一般精确的将这个峰值削减了5dB左右。
谐振器是什么,上面这个文章有解释。简言之就是一个吹口哨一般的细口瓶形的装置,根据大小有一个固定的谐振频率。你吹他会产生这个固定频率的响声,但是特定方法放置的时候,会吸收这个固定频率的声波,而且吸收的范围及其精确,不对其他频率产生影响。森海官方就是做了一个大小刚好吸收6KHz声波的谐振器放在那,800就成了800S。
明白了这一点,广大烧友们立刻开始了将800变成800S的实验。其中有一个法国人,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般试验了无数材料,测试了无数次频响曲线之后,制作了一个山寨版谐振器SDRM。小范围分享给别人测试之后发现效果是很稳定的,取决于放置的精确度,吸收6KHz声波的能力大约可以达到官方水准的50%-80%,而关键是,对其他频段几乎毫无影响!
于是他开始批量制作这个谐振器卖给全世界的网友。大家想买可以在这联系他。这个帖子也集中了各地网友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到真的是很有效的解决方案: HD800 SDRM (黄):HD800 Stock (红):HD800S (绿)
然后我联系上这个法国人,买了一对这个谐振器,撕开防尘罩装进去了。听感上一下子确实觉得过亮的问题好了不少,MJ的Billie Jean也可以听下去了。但是隐约觉得其他方面可能也受影响,比如解析似乎不如之前,又不好AB对比,毕竟揭开防尘罩这样的事是有风险的,有点纠结要不要把谐振器拿下来。
再后来,Head-Fi又有人出一个几乎全新的HD800,据说用了1小时左右,看起来就是一切完美,价格也很好。我就心一横又买了一个,专门拿回来AB对比一下,看看磨改过究竟有什么变化。所以现在我有两副HD800,一副可以用来折腾,另一幅保护得好一点。对比听下来,磨改过的真的是有切实的提高,除了降低6KHz比较刺激的高频峰值以外几乎没有改变其他特性。高频更耐听了一些,但总体说来并没有改变HD800的声音特质。
至此,T1已经彻底没有留着的必要了。而对800的磨改,还有下面要说的Grado和TH-X00换耳罩和腔体的经验,让我产生了另一个观点,不知道对不对先丢出来:
观点10:如果有可能,如果你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直接在声波上动手术带来的变化远比在前端的电信号上作调整来的大。
这个故事已经够长,最后看一下800和T1的瀑布图。
GE上HD800的图测了两次,第一次是2011年:
第二次是2013年:
两个测试差别比较大,我推测有版本的影响,但更主要是应该是测试环境的差异。2K-3K之间的两个谷平缓了很多,从5db减到2-3db了。6K的峰也从8db降到6db。2011年800的瀑布图看起来是最有问题的。如果大家在GE上搜一下看600和650的图,都是在1.5ms左右就收住了,但是800的整个中频段要2-2.5ms才收得住。这个和听感是很不吻合的。一般认为800速度肯定是要比650快的。这个速度慢了必然导致细节含混,微动态差,解析下降。但这些指标800无疑都是好过600和650的。而再看800在2013年的那个瀑布图,简直是天差地别,除了15K左右一个凸起,主要频段都是1ms左右收住。这个瞬态响应就基本上是一个旗舰耳机应该有的水平了。我觉得这样大的差异只能用测试环境和方法来解释。
再看一下T1:
两个耳机总体风格是接近的,都比较亮,和听感也吻合。但是800的峰在6K,T1的峰在8K。再看瀑布图,T1在8-10K的高频泛音延续时间要长上1ms。这也许就是两者在高频质地上差异的原因。这样我主观听感上T1高频的金属色,更硬更刺激的感觉,看起来也有了解释。更有意思的是两者在中高频都有一个谷。800是在4K左右减了3-4db,T1是5K减了5db。这两个差不多同时出来的旗舰机耳机居然都是这种审美,不知道是为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