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bhouse
发表于 2009-5-16 14:00:54
111skyline
发表于 2009-5-16 14:05:15
:lol :lol :lol 笑死了。关于密度都有那么大分歧,看听感时读到“密度”都往各自的理解去YY。。
dellbn
发表于 2009-5-17 12:39:44
是啊,我也觉得在音响上,很多听感上的词语因为还没有较严谨的共识,还处于一个公认的使用范围较宽松的情况,这样有时也导致不少不必要的争论。
就这声音密度来说,其实如果有一些差异较大的器材和有经验的前辈作对比说明其实也很好理解,但在网上说时只能比喻。虽然我觉得用摄影上的饱和度或象素之类的比喻不错,但很人也有不同的说法不理解,其实在器材上是相同的一回事。
111skyline
发表于 2009-5-17 15:38:49
原帖由 dellbn 于 2009-5-17 12:39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是啊,我也觉得在音响上,很多听感上的词语因为还没有较严谨的共识,还处于一个公认的使用范围较宽松的情况,这样有时也导致不少不必要的争论。
就这声音密度来说,其实如果有一些差异较大的器材和有经验的前辈作 ...
呵呵,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就是用最直观的描述,用通感,不要“译成”所谓的术语。
pieryu
发表于 2009-5-17 16:01:54
很难解释:(
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什么感受呢?弦乐有黏滞感、管乐厚而饱满、打击乐器敲起来都会有空气振动的感觉。所有的乐器与人声都应具有重量感。不过,大部份的音响迷都得不到很好的声音密度与重量感。这种感觉我推测与供电的充足及中频段、低频段的饱满有关。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好有什么好处呢?让乐器与人声听起来更稳更紮实更像真的。
hobhouse
发表于 2009-5-17 16:57:49
kendal3334
发表于 2009-5-17 17:00:50
原帖由 pieryu 于 2009-5-17 16:01 发表 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common/back.gif
很难解释:(
音响第五要:声音的密度与重量感
所谓声音的密度就像一公斤棉花与一公斤铁块一般,铁块的密度当然要大得多。因此虽然二者重量相同,不过铁块给予人的重量感就要大得多。声音密度大听起来是 ...
我倒非常同意这种解释
和物理学上的"密度"定义不同又何妨?本来就不是用来描述同一种对象的
crow01828
发表于 2009-5-17 17:19:30
说了最好找个可以量化的参数,不然永远都能吵下去。
takase
发表于 2009-5-17 17:27:27
就是因為沒辦法量化,所以才一直吵下去啊:lol
小白
发表于 2009-5-17 17:28:20
所谓声音的"密度"偏偏就是一个无法量化的,但人主观可以感觉出的东西.
换言之,在目前的HI-FI器材技术指标体系里,是看不出声音密度大小的.
即使你给出关于一个器材的最完整指标: 频响,谐波失真度,瞬态互调失真,动态范围,信噪比,功率大小,阻尼系数,转换速率,等等,也根本找不到一条线索,一个数字,是直接与声音密度感相关的.
同样情况还有声场. 有经验的发烧友可以很简单地判断出一个器材的声场特性,比如横向宽度,纵向深度,声场层次,延伸自然度,声场形状是否轨整,等等. 但器材的技术指标里,同样没有一条线索,没有一个数字,是直接与声场特性相关的.
小白
发表于 2009-5-17 17:32:20
所以归根到底,是我们现在的"技术参数系统",实在是太简陋了. 很多因素只能主观去感受,比较,而无法反映在客观测试的量化指标里.
希望将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逐渐丰富技术参数系统,把所有人类可以主观感知到的音质差别,音质特性,都赋予可量化的,可测定的指标.但现在看来这一步是蛮遥远的.
我牛X
发表于 2009-5-17 18:07:58
个人感觉地摊耳机跟品牌耳机的差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声音的密度上。其他方面地摊耳机都能够做及格,唯独密度很难做好,听一耳朵便知。
hobhouse
发表于 2009-5-17 19:26:08
hobhouse
发表于 2009-5-17 19:35:35
mifeng
发表于 2009-5-17 20:42:04
请不要脱离系统谈声音密度好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