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鸟语sshong 发表于 2015-11-18 11:48:34

wodedellx51v 发表于 2015-11-18 11:43
啊,有机会一定见面好好聊聊。我的QQ:492102861

好啊,玩得杂而不精,有空常交流!一会企鹅你。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1:55:32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18 12:19 编辑

我个人觉得黑胶所采用的RIAA压缩和补偿曲线的做法,从原理上说是非理想化的,也许是造成黑胶音色的一个“贡献因素”。我们知道黑胶的工作原理是必须要经过RIAA压缩和补偿的,为什么要这么做?是因为黑胶的记录和重播方式就存在这样的局限性。1、如果不对低频做压缩,直接做到唱片上,唱针对低频信号的循迹就有困难。2、黑胶唱针刮唱片表面时容易产生高频噪声,因此在制作唱片时预先提升高频、播放时反向衰减高频,能提高信噪比、降低这种唱头造成的噪音(这个原理很类似于磁带上采用的杜比降噪)。

问题是经过RIAA曲线的压缩和补偿,对声音难道就没有一点影响?我觉得是不可能的。我以前听磁带时也弄过杜比降噪,同样是录制和播放按反向补偿,确实能降低中高频的磁带本底噪声,但同时对中高频的音色一定是有影响的。我觉得黑胶普遍使用的RIAA的做法,和黑胶的某些特殊音色,之间一定是存在关联的。

其实从黑胶必须经过RIAA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其原理是存在不足的,非得用RIAA来弥补。这就象模拟磁带存在本底噪声、需要用各类降噪系统去弥补,是一样的。模拟载体都有模拟载体本身原理造成的问题,都不是理想化的东西!若有理想化的载体,那应该是不需要压缩和补偿曲线、不需要降噪系统的。从理论上说,我们所采用的压缩和补偿曲线、降噪系统,是一定对声音有劣化(或者说“影响”)的。有趣的是有时候这种“劣化”并不表现为声音差,而是表现为声音带上了某种“特殊的韵味”。我觉得黑胶的RIAA和它的声音特性(韵味),之间是存在关联的。

数字音频,就是不需要压缩补偿曲线、不需要降噪系统的。当然它出现了新的问题。总的来说,上帝不造完美之物。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18 12:04:18

做CD时需要进行大幅度数据压缩,然后再超取样试图恢复,这与RIAA有什么本质区别?这难道不是CD本质上的缺陷么?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05:27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18 12:18 编辑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18 12: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做CD时需要进行大幅度数据压缩,然后再超取样试图恢复,这与RIAA有什么本质区别?
完全不一样。邵兄不会搞不清这个区别吧。RIAA和杜比降噪都是直接用模拟器件更动频响曲线的,等于用模拟EQ。

另外我这段,并不是要黑黑胶,只是想说明两个问题:一,模拟载体并非完美之物。二,我个人认为黑胶的声音特征,和RIAA的这种做法,是有关系的。

zjxsh18 发表于 2015-11-18 12:05:32

这么一个问题讨论到现在,我请问大家同一档次上的黑胶系统放着复刻片,另外的sacd系统放着同公司出的sacd,那个声音好一点呢?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18 12:11:53

一个是黑胶模拟信号的压缩还原方法,一个是CD数字信号的压缩还原方法,都对信号还原有影响,并非只是黑胶有,CD没有。

cenwei999 发表于 2015-11-18 12:12:35

复刻不知道。80年代的数字录音,比较过黑胶和cd,都是一百多的那种。喜欢黑胶。

wodedellx51v 发表于 2015-11-18 12:20:55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1: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个人觉得黑胶所采用的RIAA压缩和补偿曲线的做法,从原理上说是非理想化的,也许是造成黑胶音色的一个“贡 ...

对RIAA分析无效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24:21

wodedellx51v 发表于 2015-11-18 12:2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对RIAA分析无效

有效无效不是你说的。你这样的黑胶粉对RIAA这么大一个问题采用鸵鸟态度,我更从中看出黑胶粉的科学态度了。如果你认为RIAA的做法是很理想的,对声音无任何影响,我真是服了。我认为是一定有影响,而且从RIAA压缩和补偿的幅度之大,影响一定是明显的。

bluepen 发表于 2015-11-18 12:38:32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有效无效不是你说的。你这样的黑胶粉对RIAA这么大一个问题采用鸵鸟态度,我更从中看出黑胶粉的科学态度了 ...

通篇的"我认为", 能摆出点科学论据指出RIAA曲线的缺陷么?如果只是拍脑门的认为“多只香炉一定多只鬼”,很难令人信服啊   

反之,CD的模数转换20khz以上的信息全部削平,这可是实实在在有科学论据的。

ramos 发表于 2015-11-18 12:39:26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Ramos给这个帖子增加了最多楼层啊 ......

和他说人话太浪费时间了。

我还是去写些古典碟评吧。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18 12:39:28

CD的数据压缩之大,难道白板不谈谈么?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44:08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18 12:47 编辑

bluepen 发表于 2015-11-18 12: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通篇的"我认为", 能摆出点科学论据指出RIAA曲线的缺陷么?如果只是拍脑门的认为“多只香炉一定多只鬼” ...
CD不是把20000赫兹以上削平,而是其44100Hz的取样频率只能作到20000赫兹的高频。这是原理决定,不是采用什么处理方式去削。就好比人耳无法听到2万赫兹以上声音,是根本原理听不到,不是去把2万赫兹以上信号削除了。

RIAA大家可以自己去读读到底对原始信号做了多大幅度的压缩和还原。要说这样幅度的信号处理对声音没有影响,我个人是完全不信的。当然这个问题国内外涉及的都很少,我只是提个因头,建议有兴趣的深究下去。

wodedellx51v 发表于 2015-11-18 12:45:04

bluepen 发表于 2015-11-18 12: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通篇的"我认为", 能摆出点科学论据指出RIAA曲线的缺陷么?如果只是拍脑门的认为“多只香炉一定多只鬼” ...

小白版主让我很失望!他什么都是我认为,我觉得,我始终认为觉得。。。能拿着数据给我们讲讲吗?

抛出来一个命题,自己说不清楚,别人有疑问还不行了吗?解铃还需系铃人,你就给大家从根本上讲明白多好。。。非得打太极,然后说我是鸵鸟,我虽然发贴不行,你也不能这么欺负我啊。。。{:1_97:}

小白 发表于 2015-11-18 12:46:34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5-11-18 12:49 编辑

阳光枫林 发表于 2015-11-18 12: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CD的数据压缩之大,难道白板不谈谈么?
我前面不是说了吗,请别让我重复了。我并不是试图在表明数码音频就没有缺陷。那是另外一种性质的问题。我仅仅是想说明,一,黑胶的原理不是完美的,必须引入RIAA我认为是其最大的原理不足。二,我个人相信RIAA这样大幅度的信号压缩和提升,对声音一定是带来影响的,很可能就是黑胶声音特色的重要来源。这不是想批评黑胶。但如果有人想把黑胶完美化的话,我是一定反对。因为黑胶从原理看绝非完美。磁带也绝非完美。数码音频同样绝非完美。各有各的问题。
页: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查看完整版本: 转载 CD为什么会死?黑胶唱片又为何能死灰复燃?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