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白

科普文:国外一次有名的盲听实验

[复制链接]

339

主题

4622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3-5-12
发表于 2012-2-29 21:5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0# 的帖子

其实我非常理解你的想法 因为我以前也是不相信避震和咸菜之类的。后来听的多了 ,包括在店里 在家里 在聚会上 我听到了改变,所以这个问题见过就明白 没遇到过没听到过怎么说都不会明白的。
我爱贝璐丹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2-12
发表于 2012-2-29 22:0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1# 的帖子

谢谢您的理解。

与您相反的是,我以前相信很多的所谓的“玄学”,因为不光他们是有理有据,而且能自圆其说。

但是听了这些年,发现这些有理有据的东西,对听感的影响不向很多网站上说的那么大。

我相信避震,我也从事一些声学装修。

同意您说的这句话:

见过就明白 没遇到过没听到过怎么说都不会明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46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06-10-29
发表于 2012-2-29 22:0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2-29 21:33 发表
震动对声音的影响,主要是通过3的形式。即共振影响到电路板(从而影响到电信号)、影响到CD机的光头拾取信号等。我读过国外的实验,把一块工作中的线路板(单纯的线路板)放在震动发生器上,人为施加震动,到一定程度 ...

这种试验我工作中偶尔也需要做,测试震动对精密电子电路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除非是极其精密的电子电路,一般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音响电路中,除非是功放的大功率变压器或着低等级CD机芯等产生的震动,一般震动对电路产生的影响即使用精密仪器也无法测出来。你也许会说人耳比仪器灵敏,可是我却经常发现仪器测出来了,金耳朵们听不出来。再说,对于这种震动,采用垫板、脚钉来处理效果是很差的,必须把震动源和电路板加以隔离,例如把变压器和电路板通过弹簧或橡胶等材料隔离后再安装到机箱上,或者干脆把电源和电路板分体安装才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8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2-29 22: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yMouse 于 2012-2-29 22:03 发表

这种试验我工作中偶尔也需要做,测试震动对精密电子电路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除非是极其精密的电子电路,一般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音响电路中,除非是功放的大功率变压器或 ...




所以说hifi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其实也很小众的圈子(或者叫行业),和电子仪表工业还是不同的。人耳和仪器,有些场合是人耳更灵敏(人耳觉得有差异而仪器测不出),有些则是仪器更灵敏(仪器测得差别而人耳听不出),要具体看的。具体到震动对音响器材的影响,我觉得是人耳更灵敏。

hifi器材的避震,完全不用工业上那么复杂,而是一种更多基于经验的做法。其实靠钉钉板板的“避震”,老实说是够原始的,但奏效就OK了。什么样的做法对hifi器材有效,效果好,时间长了,大家摸索出来的路子其实很接近。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3

帖子

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2-2-12
发表于 2012-2-29 22: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完善一下这个帖子。关于音频、声学测量与盲听、发烧。
这个实验后的一场辩论 The Great Debate...and Then Some

John Atkinson 先生的思辨 Blind Tests & Bus Stops,及基于这篇文章的读者来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8

主题

8955

帖子

239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39
注册时间
2007-10-13
发表于 2012-2-29 22: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lyMouse 于 2012-2-29 22:03 发表 这种试验我工作中偶尔也需要做,测试震动对精密电子电路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除非是极其精密的电子电路,一般电路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这种影响几乎可以忽略。音响电路中,除非是功放的大功率变压器或 ...

很多中高端鸡,厂方已经把变压器、电路板用类似弹簧、特殊阻尼橡胶等手段处理过了,但是咧。。。钉钉板板啥的对这样的机器一样肥肠奏效  
所以么。。。人类传统的测量手段对Hi-Fi这个领域来说真的需要重新审视
按住那颗驿动的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主题

2414

帖子

8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86
注册时间
2010-3-3
发表于 2012-3-4 01: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于盲听是这样一种认识:盲听是不可能达到绝对准确的,但是经过听力训练的人可以大大提高准确的概率,而经过听力训练又对盲听的软硬件熟悉的人,达到准确的概率更高。这样的认识对于大家来说有一个很重要的意义:对于有长期和广泛的音乐+音响聆听经验的人的听测结果,毋庸置疑是可以作为重要的参考资料的——去怀疑他们的听音水准是种很不明智的做法。但这不代表可以完全相信,也要相信他们是可能出错可能片面的。只是面对出错的态度,是宽容,而不是呲之以鼻——呲之以鼻说明你放弃了自己本来就应该做出的思考,只想做一个盲从的懒虫——这是你自己对你自己最大的不尊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9 20:35 , Processed in 0.07526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