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科普文:国外一次有名的盲听实验

[复制链接]

16

主题

370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11-2-7
发表于 2012-2-18 19: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

放大器都如此,播放器和周边更难了
说到底,音响更多的功能是把闲钱花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19:2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这两台放大器在驱动B&W M801S喇叭时,究竟是声音相同、还是不同的呢?正确答案当然是——不同。问题只在于这个“不同”究竟如何反映出来,以及在盲听测试中能否反映出来。

90秒的每段音乐播放时间可能是一个因素。如果听更长的时间,人们会更为真切地感受到2台放大器的差异。主办这次盲听测试的人员自己曾仔细试听并对比了2台放大器的效果,很有把握地说,如果是长时间的聆听,那么2台放大器的声音是很不同的。起码来说,VTL 300W会耐听很多。但这种“耐听很多”是不可能在每次90秒钟就切换掉的测试中表现出来的。

60人挤满一屋子也是一个因素。这样拥挤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个人都处于较佳的聆听位置。

听觉疲劳更是一个因素。盲听时大家为了要取得正确回答,都是听得很专注的,很容易疲劳,这个“竞技”状态,和平时欣赏音乐时的松弛状态,是差异很大的。

在7次里听对6次、7次的人群里,有一些业内熟知的名字,包括音响设计师、杂志评论员。这些人能得到较高的正确率,也是说明问题的。

Stereophile杂志的著名写手Michael Fremer在另一次盲听放大器的测试中(涉及Crown、VTL、Threshold三种放大器),5次全部答对,不仅如此,他甚至试图写出具体放大器的名字(这不是盲听要求的),而且5次里写对了4次。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2-2-18 20:16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39

主题

4648

帖子

3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33
注册时间
2003-5-12
发表于 2012-2-18 1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 的帖子

说明金耳朵确实存在
我爱贝璐丹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19:3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时间关于线材盲听的讨论中,曾有网友在我的博客留言里提出,为什么放大器、音源,都可以成功盲听,偏偏线材总也盲听不出来?我的回应是:提这种问题的人缺乏一些常识。音源和放大器的盲听实验,我所知道的,也都是以失败告终的。比如这个大规模的、可以说音响历史上最出名的盲听实验。

如果说这种群众式的盲听实验,不管音源、放大器还是线材,都是失败,那么,象Michael Fremer那样的公认业内金耳(Stereophile著名写手和评论家),能否成功盲听线材呢?很可惜,他曾经和著名的反伪科学斗士James Randi先生就喇叭线之间的差异能否盲听而斗过阵,James Randi愿意给任何一个能以他认可的方式盲听出喇叭线差异的人100万美金悬赏,Michael Fremer站出来挑战悬赏,但最后两人没有能就盲听的细节条件达成一致而告吹。我个人的解读是,Michael Fremer先生当然是能盲听出喇叭线差异的,但关键是能否以Randi先生认可的测试条件来做,就很成问题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305

帖子

7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11-4-13
QQ
发表于 2012-2-18 1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学习·~~~~~~~
AD:透明而快速的鸡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0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这次盲听测试,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和解读。这里我不说下去了。希望看到更多数据的,可以研究以下链接:http://www.stereophile.com/features/113

从经验角度,我只多说一句:假如简单地盲听了一下,辨别不出差别,就认为两样东西真是没有任何差别的,这是有问题的。更为靠谱的是在自己熟悉的系统和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的深入体验、体会。当然这里的“长时间”不是说要用上1个月,但至少几个小时的熟悉、了解,最好是用熟悉的各种音乐素材试听,是十分必需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5

主题

7117

帖子

5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50
注册时间
2010-3-23
发表于 2012-2-18 20: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结果一点都不奇怪,好的放大器和差的放大器失真相差可能就是千分之一的两级,难以分辨是很正常的。hifi的本质就是在千分之一,甚至更小的变化范围内折腾。
失真最大的是电声换能旗舰也就是话筒和喇叭,中间的器材失真相比之下都小得多。
因为样本大了,所以那些全答对的不一定就说明是真的听出来的,也可能是蒙的。
我更关心的,一个全部猜对的人,能否重复一次依然能够全部正确。
thinkpad x200 + benchmark dac2 hgc + ha3 + SRH1840/hd600/dt880(60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12-2-18 20: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一向主张盲听必须要ABA 或者BAB这样来反复听
只要盲听者能辨别出初始是A还是B就行
ABX这种听法其实从生理上看是增加难度的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0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1-7-19
发表于 2012-2-18 20:2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2-18 19:39 发表 前些时间关于线材盲听的讨论中,曾有网友在我的博客留言里提出,为什么放大器、音源,都可以成功盲听,偏偏线材总也盲听不出来?我的回应是:提这种问题的人缺乏一些常识。音源和放大器的盲听实验,我所知道的,也都 ...

我的解读是JR先生提出的条件肯定是公平的但是可能太过严苛


MF先生自信不足,不敢挑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12-2-18 20:27:0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哇卡卡卡卡 于 2012-2-18 20:25 发表

我的解读是JR先生提出的条件肯定是公平的但是可能太过严苛


MF先生自信不足,不敢挑战




有可能,但同样可能的是MF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盲听方式,但Randi先生怕赔掉100万美金而不同意,非要刁难MF。我觉得这是更可能的,毕竟Randi是要出100万美金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0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1-7-19
发表于 2012-2-18 20: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2-18 20:27 发表 有可能,但同样可能的是MF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盲听方式,但Randi先生怕赔掉100万美金而不同意,非要刁难MF。我觉得这是更可能的,毕竟Randi是要出100万美金的。

JR把难度设置得极高也算是正常的要求,毕竟他是要付出100万美元的悬赏的人,而应征者完全空手套白狼来的

条件至少应该是双盲,有可能是3盲,4盲,5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8

主题

2万

帖子

57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57
注册时间
2011-9-29
发表于 2012-2-18 20:34:1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的美女,音响,耳机,游戏,生活博客http://blog.sina.com.cn/athf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400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1-7-19
发表于 2012-2-18 20:38: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江苏狗狗 于 2012-2-18 20:34 发表 同意

我觉得这个毕竟是个悬赏,不是打赌,

JR拥有设置盲听方式的绝对权利,  MF没有权利自己去设置盲听方式,

他有的权利只是决定接受或者不接受,

MF做出的任何对盲听方式试图更改的尝试都只能说明自信不足,因为他不能自己去要求把盲听搞得更难吧

[ 本帖最后由 哇卡卡卡卡 于 2012-2-18 20:4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主题

3704

帖子

2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4
注册时间
2006-1-25
发表于 2012-2-18 20: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2-2-18 20:27 发表




有可能,但同样可能的是MF提出了一个很合理的盲听方式,但Randi先生怕赔掉100万美金而不同意,非要刁难MF。我觉得这是更可能的,毕竟Randi是要出100万美金的。

其实这正说明一件事,MF有能力分辨但没有100%把握,因为两者差别不算大。差别越大,把握也越大。让RANDI把盲听的东西换成喇叭,他也不肯的
enough is enough.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8

帖子

2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2
注册时间
2010-2-13
发表于 2012-2-18 21:2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钟形曲线无所不在啊!

顺便搜了下randi的关于音频线的1m挑战,不光mf,还有Stereophile的John Atkinson,具体见
http://www.randi.org/jr/2007-09/092807reply.html#i4http://www.randi.org/jr/2007-10/100507web.html#i9
http://www.randi.org/jr/121004science.html#11

MF的说法
http://www.stereophile.com/thinkpieces/021708swiftboat/

[ 本帖最后由 zhj 于 2012-2-18 21:39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1 19:57 , Processed in 0.108238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