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yuotube

如何看待强势起步的数字音频和传统CD的巅峰,共存还是颠覆?

[复制链接]

170

主题

3131

帖子

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9
注册时间
2010-12-10
发表于 2011-9-20 14:4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不清?

17000美金
爱长跑 爱音乐 爱器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7

主题

1753

帖子

17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7
注册时间
2011-9-18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9-20 14:4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vidxtb 于 2011-9-20 14:21 发表 680000 新台币 = 144,971.2400 人民币也就是十四万多人民币了按照代理的售价规则,一美金卖十元的来算,是1.7W美金Playback Designs是新创立的品牌,一万多美金已经是很高的价格了,而17W美金则是天价奢侈品的 ...
看来是台币,MPS-5 是MPD-5添加了SACD和CD,售价88W台币,这样算下来,22WRMB了,我了个渣,尝鲜的代价好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9-20 14: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nniemon123 于 2011-9-20 14:26 发表
虽然说确实影响音质的因素多种多样~ 不过同一套设备,两个完全相同的文件能听出差别,确实让人比较无语。



这个事情是很早前的争议了,当时对比的文件来源不同(一个是抓轨,一个是用数字录音机录得),文件的主体数据一致但头尾部不同,所以也不能说是完全相同的文件.

当时觉得听感上确实有差异,包括我在论坛上把音轨分享出来过,不少网友觉得有差异,甚至大家感觉到的具体差异点是基本一致的,但其中原因到现在仍没闹明白. 我有一段时间针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多盲听,搞到耳朵疼,但后来没兴趣了.  

从道理上说,数据一致,听感应该是一致的,没有理由存在差异,但当时的音轨明明是有听感差异的,虽然很细微,不过我现在没兴趣回头再去探索那个问题了.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

主题

6945

帖子

131

积分

超级会员

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Rank: 6

积分
131
注册时间
2009-11-21
发表于 2011-9-20 14: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uotube 于 2011-9-20 14:44 发表
看来是台币,MPS-5 是MPD-5添加了SACD和CD,售价88W台币,这样算下来,22WRMB了,我了个渣,尝鲜的代价好大


代理报的价格都虚高的,你真想买给我10W RMB,帮你搞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3

帖子

0

积分

禁止发言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11-9-19
发表于 2011-9-20 14:5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主题

4660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9-4-1
发表于 2011-9-20 15: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呃..........什么是H时代?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9-20 15: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ts 于 2011-9-20 15:21 发表
呃..........什么是H时代?



H时代特征就是,商品宣传里用上"高清"两个字,就有人买单.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主题

3131

帖子

19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9
注册时间
2010-12-10
发表于 2011-9-20 15:3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该3d时代了吧
爱长跑 爱音乐 爱器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1288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09-11-14
发表于 2011-9-20 15: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时代确实比以前H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主题

457

帖子

3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3
注册时间
2011-9-11
发表于 2011-9-20 15:4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cmger1988 于 2011-9-20 15:36 发表
时代确实比以前H了

Symphony I/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8

主题

1万

帖子

7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3
注册时间
2008-3-28
QQ
发表于 2011-9-20 15: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cmger1988 于 2011-9-20 15:36 发表
时代确实比以前H了

H估计除了High Definition之外,还有High price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主题

2366

帖子

2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0
注册时间
2007-4-29
发表于 2011-9-20 17: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ntence 于 2011-9-20 02:50 PM 发表


代理报的价格都虚高的,你真想买给我10W RMB,帮你搞定
7万行么? 弄台S7I也行。帮帮忙~\(≧▽≦)/~啦啦啦-------
学了  用了  买了  听了  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127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09-12-2
发表于 2011-9-20 17: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木耳的说法

现在出的CD都是音质劣化过的东西了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理:如果没有能力或者没有渠道搜集老CD,就没有必要搞台机了?就可以安心搞PCFI了?

请木耳解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主题

1410

帖子

4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40
注册时间
2010-12-31
发表于 2011-9-20 17: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11-9-20 14:49 发表



这个事情是很早前的争议了,当时对比的文件来源不同(一个是抓轨,一个是用数字录音机录得),文件的主体数据一致但头尾部不同,所以也不能说是完全相同的文件.

当时觉得听感上确实有差异,包括我在论坛上把音轨分 ...

怎么比对文件一样的? 我觉得文件不可能一样,原因如下:
CD音频光盘不带效验,而录制时又是以流的形式出现,所以读取总是存在误码的,在主流转盘上的误码率较低,光驱的话相对高一些。
但是转盘读CD直录录音机,不能够降速、不能够改变激光功率,所以读取时错了就错了。而EAC什么的,读取CD,是可以降速、重复、加大激光功率的,并且还进行多次比对,误码率要相对转盘要低很多。
但不管怎么说,两种方式文件不可能一样!
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非常烂的数字线同样会影响音质,Jitter不是主因,误码也是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147

主题

10万

帖子

3762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2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1-9-20 18:04:0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winniemon123 于 2011-9-20 17:59 发表

怎么比对文件一样的? 我觉得文件不可能一样,原因如下:
CD音频光盘不带效验,而录制时又是以流的形式出现,所以读取总是存在误码的,在主流转盘上的误码率较低,光驱的话相对高一些。
但是转盘读CD直录录音机 ...




数据就是完全一样的。JITTER是不影响数据准确性的。我用SONY D50接DVD机、接高档转盘,以数字方式录同样的曲子,得到的WAV文件,除了头尾部有差异外,主体部分的数据就是一丝不差的。这些自己做个实验就知道了,没必要猜测。

不过我鼓励对这个问题还有兴趣的朋友们,尝试一下用D50接DVD机录,和接一台中高档CD机录,然后对比录得的WAV文件的听感。我相信听感是有差异的,尽管数据主体完全相同。我以前做过这样的试验。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6-9 02:09 , Processed in 0.10767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