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解码器] 为还未理解Jitter概念的朋友而写: 数码音频知识入门之"小白版"

[复制链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4-7 13:2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yechungu 于 2009-4-7 13:03 发表
11.0592M普通无源晶振。
送入低通滤波器的信号是模拟信号,无时序概念。

上面的晶振错了,应该是12M。


如果你也关心音源的JITTER,可再仔细地了解一下解码芯片内样本信号被送入到DA转换的低通滤波器的时序逻辑,看看与之相关的“写”低通滤波器的信号的来源和时间稳定度。

你们为何不用恒温补偿晶振?是成本因素还是从技术看没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6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2-19
QQ
发表于 2009-4-7 13: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1# 的帖子

从转换器出来,送入低通滤波器之前的信号,是阶梯状的波形,已经跟通常意义上的模拟信号没有区别了。

你说的时序,是不是想说,每一个阶梯的持续时间?

稳定度高的晶振肯定好啊,只是我没有用,因为那只是一个小尝试,不是hifi。哈哈
PC + AudioFire4 + A1000
PSP + ER4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4-7 13: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yechungu 于 2009-4-7 13:27 发表
是的。

通常在IC中做电容是非常困难的,占面积大,且一致性存在问题。

这个可能就是DAC芯片贵的原因?不清楚。

低通滤波器特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输出效果,好DAC和怀DAC的差异,在此也能得到
一定的体现。 ...

理解IC中做电容的难处。

跟你一样,因为我也具有一些常识,所以对那些发烧友嚷嚷的什么“JITTER”不以为然。不明究里的人以为那些0、1带码能玩出什么名堂来。

卖几十万的DCS的旗舰也才用到温补晶振,所以你们用普通晶振也是极正常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4-7 13:37: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yechungu 于 2009-4-7 13:32 发表
从转换器出来,送入低通滤波器之前的信号,是阶梯状的波形,已经跟通常意义上的模拟信号没有区别了。

你说的时序,是不是想说,每一个阶梯的持续时间?

稳定度高的晶振肯定好啊,只是我没有用,因为那只是一个 ...


控制每一个“阶梯”进低通滤波器的信号。这才是JITTER的关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6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2-19
QQ
发表于 2009-4-7 13:4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3# 的帖子

呵呵,别攻击别人了,伤和气。
大家讨论就是讨论,和和气气的,其实我上来说这些内容,也就是想理性一下。

不过,说真的,我确实相信数码线能影响音质,但其中原因我就只能推测为

误码和干扰了,至于其它的可能,我目前还没想到,也可能我知识有限,搞不定。

哈哈哈哈哈哈

以后一起研究啊~~~
PC + AudioFire4 + A1000
PSP + ER4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6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2-19
QQ
发表于 2009-4-7 13: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4# 的帖子

对头,这个就是由于晶振抖动造成的对模拟层面影响过程的机制。
PC + AudioFire4 + A1000
PSP + ER4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4-7 13:4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线煲之前后的不同,似乎理论也很难解释
误码和干扰会因线材使用时间不同而产生不同吗?理论上有合理解释吗?两位有相关知识的都在,请分析下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4-7 13: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就我来说,不存在攻击别人的问题,但确实为“发烧友”这三个字感到悲哀。

至于数码线对声音的影响,我存疑。这问题就如同转盘对声音的影响一样。如果在一个具体的音源上确有影响,我觉得从技术观点看,那一定是一个不良设计。

[ 本帖最后由 ljw100 于 2009-4-7 13:50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6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2-19
QQ
发表于 2009-4-7 13: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8# 的帖子

嗯,目前我确实没比较过不同数码线之间的差异

等听了之后,我想我会得出相应结论。

如果是单纯的数字输出的转盘,确实不应对音质产生影响。

如出现影响,即如你所说,应该是设计失误,导致读码出现错误所致。
PC + AudioFire4 + A1000
PSP + ER4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4-7 14: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anyechungu 于 2009-4-7 13:40 发表
呵呵,别攻击别人了,伤和气。
大家讨论就是讨论,和和气气的,其实我上来说这些内容,也就是想理性一下。

不过,说真的,我确实相信数码线能影响音质,但其中原因我就只能推测为

误码和干扰了,至于其它的可 ...

干扰总是存在的,也难以分析清楚。但其它原因引起的干扰是一回事,JITTER又是一回事。在讨论问题时,应有一个限定范围,但很遗憾,论坛上眉毛胡子一把抓的发言时常可见。

如果你有条件,可以试试用不同晶振,再观察DAC的输出波形是否不同。不过话说回来,DCS都只使用温补晶振,如果它没犯错误,那也间接证明这个问题的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6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2-19
QQ
发表于 2009-4-7 14: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0# 的帖子

必须将干扰与所谓的0和1的持续时间长短 分开,两回事。

我完全有条件观察并对比DAC输出波形之差异,并计算两条输出曲线的拟合度。

用精准晶振以及提高采样率的方法都可以减小jitter的影响。

你说的有道理~~
PC + AudioFire4 + A1000
PSP + ER4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4-7 14: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用提高采样率的办法减小JITTER,我理解的原理思路是,在振荡源的总时间不稳定度水平确定的条件下,对这个总不稳定度进行分摊。如是,那我下一个的理解是,提高采样率后,模拟波形上的相应处的小毛刺会增多(如果可观察的话)。

在请教,在现在的DAC中,是否集成有缓冲区?如有,多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主题

369

帖子

4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4
注册时间
2004-12-19
QQ
发表于 2009-4-7 14:2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82# 的帖子

提高采样率,会使jitter的抖动的时间变化量相对于输出的模拟信号比值变小。
所以提高了输出信号的质量。你可以理解为变化时间变短,使得其干扰频率向高频区偏移,经过相同截止频率的低通滤波器后,会被过滤得更彻底。


DAC中有无缓冲区要看型号,说不好。

但肯定有一个数据保持器。
PC + AudioFire4 + A1000
PSP + ER4p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主题

2434

帖子

6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61
注册时间
2006-9-24
发表于 2009-4-7 14: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致明白你上面说的,对模拟部分的知识,我已几乎全忘了,呵呵。

DAC中一定会有一个用于串并转换的“缓冲区”,否则如何译码呢?我关心是否有大容量缓存,是想知道在音源中的数字传输路径上JITTER波及的范围。

在DA解码器附近另设大容量缓冲区也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4-7 15:18: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到底还是对数码线的能否改变音质产生分歧了
小弟从未确认过数码线听感问题,也从未确认过数码线“煲”前后音质变化问题
哪天得空,做做实验,便知技术悲哀还是发烧悲哀了,呵呵,至少能够完全说服自己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0 12:33 , Processed in 0.120549 second(s), 36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