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皮杰小猪

关于包子与单张的疑问,求解答

[复制链接]

265

主题

2835

帖子

1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11-10-1
发表于 2013-10-1 16: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ruabrandao 于 2013-10-1 16:10 编辑

看見你這麼多廢話"如果"  忍不住, 對不起了

如果你不存在, 這帖會不會干淨點?

你本來就沒有內涵, 就不要強求他人和你看齊, 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809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5-12-13
发表于 2013-10-1 17: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来米发烧 发表于 2013-10-1 07:26
中国有句老话: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打包卖和单发行本身有质的区别这是无需争论的 ...

这个是你想当然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63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3-9-18
发表于 2013-10-1 17:3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ruabrandao 发表于 2013-10-1 16:07 看見你這麼多廢話"如果" 忍不住, 對不起了 如果你不存在, 這帖會不會干淨點?

前两句还像人话,后面还是忍不住露出狐狸尾巴来了。别糟蹋内涵这个好词了,你这样会让别人很同情你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363

帖子

1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1
注册时间
2013-9-18
发表于 2013-10-1 17:3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gnostic 发表于 2013-10-1 17:20 这个是你想当然罢了

我说的从南京到北京,不包括东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666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2-10-16
发表于 2013-10-3 01: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题基本上不会有啥结论,其实重要的是不妨尝试一下,然后各人对自己钱包负责就完了。

但不妨说说一些个人看法。

关于压片和RM(remastering)的评判,以我所见而言,较早提出质疑的是台湾一个唱片发烧友论坛。里面罗列了一系列各大公司的优劣,具体而言,就是RM新不如旧,压片很重要。当时当然把它当作玄学看待,但因为身处国外,老版大把又便宜,也收了一些。

针对RM,他们主要是质疑各大公司的高比特战略。其本质是用高比特对模拟母带进行采样,然后用某种插入算法从高比特降低到16比特。高比特采样不是很难,难在从高到低的插入。这个算法各公司都不一样。SONY的SBM最为著名,而DG也有OIMP,EMI的ART,DECCA后来的24/196(但插入算法没有具体名字),RCA是UV22. 从系统和信息角度看,这个算法至关重要,决定声音走向。其实九十年代就有业内人士质疑SBM处理给声音带来一种难以名状的金属噪感。当时我还专门找到过这篇论文,据说SONY很重视,后文如何不知道。 总之,台湾论坛认为高比特技术对音质的影响是负面的。这个当时我当然不相信。但是后来随着对WALTER的深入聆听,彻底信服。SONY的WALTER EDITION是SBM技术的开山作品之一,对比之前CBS的版本,SBM处理过的声音音乐感大大下降了。乍一听光辉灿烂,‘解析度’高,但声音平衡度变差,有机感消失了。

之后就开始注意这个现象。觉得基本上,高比特技术处理过的都会发生音乐感变差的现象。但其实我觉得除了技术原因,还和RM工程师的品味有关。比如说WALTER老版的CDRM工程师就是他原来录音制作人。做出来的东西确实高人一筹也可以理解。

顺便吐槽一下其实黄金卡拉扬是声音非常不好的。我有马勒9,布7的黄金版和原版,原版音乐味浓多了,这个真的是一耳朵。新版感觉就是EQ调味精,电平加大,音场扭曲。似乎细节更多,但平衡感相对原版差得多了。乐器质感是原版好的多。当然,80年代数码录音确有缺陷,但黄金版是用了过多的混音来欲盖弥彰。

后来曾得到一些音响界前辈指点,说是这种高比特是卖给音响不够平衡的用家,在不平衡的小系统上,可以得到比较光辉灿烂的效果(其实就是突出了一些频段,扭曲了音场,总之就是大放味精)。如果在非常平衡上的大系统上,和老版一比就高下立判了。

我觉得,CD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娱乐,一种玩,一种自我折磨和计较。真听音乐,我倒觉得网络视频就足够了,获得的满足感一样多,这还不说随处可得的网络音频,D版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主题

338

帖子

18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8
注册时间
2013-5-10
发表于 2013-10-3 08: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vandouglas 于 2013-10-3 08:16 编辑

这是你的一厢情愿罢了。听古典音乐的人,经济条件允许的话,是会愿意尊重音乐家的劳动果实的。网络视频、D版资源的版权至多只能是试听一下是否喜欢再决定购买正版的依据。都不劳而获的话,这个世界上早就没有任何商业化的音乐媒介和演出存在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809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5-12-13
发表于 2013-10-3 08: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小孩 发表于 2013-10-3 01:12
这个话题基本上不会有啥结论,其实重要的是不妨尝试一下,然后各人对自己钱包负责就完了。

但不妨说说一 ...

瓦尔特的那套SBM处理的是有点问题。日本人有时候口味是比较特别,东芝EMI的伪立体声也是奇葩之一。所以近年来日产CD大行其道也算是新时代新气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2809

帖子

12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2
注册时间
2005-12-13
发表于 2013-10-3 08:58:12 | 显示全部楼层
之前发过半银卡拉扬和包子OIBP同一个录音的对比。
http://pan.baidu.com/share/link?shareid=521503&uk=554111209

再发一个全银圈老版谢林莫扎特和包子的对比。
http://pan.baidu.com/s/1tFgyH

新版CD的确有声音劣化的案例,其中原因很多,情况也难以一概而论。所以并无法以此推断出老就是好于新,全银圈一定好于EDC包子的说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22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3-10-3 09: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小孩 发表于 2013-10-3 01:12
这个话题基本上不会有啥结论,其实重要的是不妨尝试一下,然后各人对自己钱包负责就完了。

但不妨说说一 ...

早期的20比特SBM是声音有一些问题但这个领域是发展最快的,目前索尼已经在用24bit技术处理模拟母带而且我觉得声音很好。老版的声音普遍表现为厚重,但音响审美不是只认厚重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1万

帖子

267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7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3-10-3 09:3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isan 于 2013-10-3 09:32 编辑

我之前有分享过walter的两张日版蓝光2代唱片,24/192 DSD处理

http://www.headphoneclub.com/for ... d=233482&highlight=

音质处理的一流,并且没有以前SBM那种稍冷薄的现象。

一说到日版碟,就冒出“味精”的想法,我觉得是不客观且偏执的一种惯性思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666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2-10-16
发表于 2013-10-3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方小孩 于 2013-10-3 16:43 编辑

再说两句,就想就此打住。贡献点自己的个人听感,绝非什么结论。

我的意思,是说高比特处理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从高到低的算法,这个其实就是一个guess,每个处理方式都号称有什么科学依据,优化,但其实本质都是guess。无论你20,24或者DSD,如果最终都是回归到红书CD, 这个问题永远存在。

具体到SONY几个新版处理,现在的廉价包子没有勇气尝试,但BERNSTEIN世纪系列我有充分对比。都是SBM的方式,前期是20BIT,后期是24BIT.马4是24BIT的,声音和老版比较之尖锐锋利实在不敢恭维。

WALTER现在出的DSD处理的中价单张的布7布9我也有,个人觉得听感还是不如老版。还是不够平衡。但说实在话,比SBM的处理好的多了。

最后,提醒大家回忆一下XRCD的历史。刚出来时,所有写手都是好评如潮的。现在呢,凡是版本比较文章,XRCD基本难逃厄运。在商业压力变小之后,写手还是可以说说真话的。其实XRCD就是一个EQ味精增加器。扭曲了一切,突出了感官刺激,如此而已。这个道理和高比特战略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唱片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认为就是平衡。不平衡的声音,再怎么光辉灿烂都是cheap的,都是一种速朽的时髦而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666

帖子

8

积分

初级会员

Rank: 2Rank: 2

积分
8
注册时间
2012-10-16
发表于 2013-10-3 16:3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接下来的模式,我倒觉得就是PCHIFI绝对优势了。就是数据档案,直接DSD。这个就绝对牛逼了。就是一个商业模式可能还要考虑一下,光靠现在现有资源的盗版下载是无源之水,没有办法说服唱片公司打开母带库,大规模发行高比特数字档案。而在此之前,CD依然还是最靠谱的音源吧。小公司的制作不可能成气候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0

主题

1万

帖子

267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267
注册时间
2001-11-21

积极参与奖

发表于 2013-10-3 17: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haisan 于 2013-10-3 17:15 编辑
南方小孩 发表于 2013-10-3 16:34
再说两句,就想就此打住。贡献点自己的个人听感,绝非什么结论。

我的意思,是说高比特处理是没问题的, ...


XRCD是我最不喜欢的一种处理方式,声音不自然耐听,人为痕迹很明显。日本JVC搞出来的这个噱头让我失望。

我能接受Sony SBM(否则很多古典碟都没得听了不是),但绝不接受XRCD,包括XRCD2

我觉得K2HD要比XRCD好一些,但也不如现在最新的Sony 24/192 DS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22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13-10-3 19: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13-10-3 19:20 编辑

有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老派那种以厚重温暖为美的声音审美,在现在远不如以前吃香了。很多现在的听者喜欢透明,高解析为代表特征的新派声。以这个标准衡量,老版的声音并不好!往往缺乏透明和细节。什么样的声音算平衡,真要看审美的,不存在普世的平衡声音。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5

主题

682

帖子

2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3
注册时间
2013-5-23
发表于 2013-10-3 21: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录音技术超过老的录音技术是毫无疑问的!前几天坐过一次螺旋浆飞机,难过!哪有787舒适!有很多老录音如果发过几次,肯定是最新的处理版声音最好,这点我非常赞同小白的观点,客观事实我们要承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2-24 07:25 , Processed in 0.110086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