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13-10-3 16:34: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南方小孩 于 2013-10-3 16:43 编辑
再说两句,就想就此打住。贡献点自己的个人听感,绝非什么结论。
我的意思,是说高比特处理是没问题的,问题在于从高到低的算法,这个其实就是一个guess,每个处理方式都号称有什么科学依据,优化,但其实本质都是guess。无论你20,24或者DSD,如果最终都是回归到红书CD, 这个问题永远存在。
具体到SONY几个新版处理,现在的廉价包子没有勇气尝试,但BERNSTEIN世纪系列我有充分对比。都是SBM的方式,前期是20BIT,后期是24BIT.马4是24BIT的,声音和老版比较之尖锐锋利实在不敢恭维。
WALTER现在出的DSD处理的中价单张的布7布9我也有,个人觉得听感还是不如老版。还是不够平衡。但说实在话,比SBM的处理好的多了。
最后,提醒大家回忆一下XRCD的历史。刚出来时,所有写手都是好评如潮的。现在呢,凡是版本比较文章,XRCD基本难逃厄运。在商业压力变小之后,写手还是可以说说真话的。其实XRCD就是一个EQ味精增加器。扭曲了一切,突出了感官刺激,如此而已。这个道理和高比特战略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唱片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我认为就是平衡。不平衡的声音,再怎么光辉灿烂都是cheap的,都是一种速朽的时髦而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