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cfuer

[解码器] 声卡数字输出到DAC的过程中,时基信息如何传输?

[复制链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4-12 11:3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emmanuelle 于 2009-4-12 09:10 发表
在唱片制造流程中,是先有wav文件,然后才有CD光盘的。



用WAV做的都是2,3流公司,口水碟差不多。。。
就算是借助PC架构来做数字录音 真正专业工作站都是专用格式 WAV根本摆不上台面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4-12 11:33:0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adesicozhao 于 2009-4-12 11:31 发表



用WAV做的都是2,3流公司,口水碟差不多。。。
就算是借助PC架构来做数字录音 真正专业工作站都是专用格式 WAV根本摆不上台面




NA版主对这些专用音频格式有了解吗? 很有兴趣知道.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4-12 11:4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4-12 11:33 发表




NA版主对这些专用音频格式有了解吗? 很有兴趣知道.


当前流行做法,多bit直录基本都是24bit 96Khz/192Khz 母素材(看设备定格式的,都是专用格式,扩展名记不全)
(dCS等喜欢把老录音的模拟带ADC成24bit 352.8K之类的)然后经过编辑合成,数字母带直出16bit 44.1KHz
1bit的大都是DDC从多bit母素材转过来的 很少见到录音直接出1bit母素材的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4-12 11:50:51 | 显示全部楼层
wav不能直接播放的,需要在pc上临时解码转化为pcm数据流再输出再数模再播放,是否听感不佳跟这个解码的计算步骤有关?
即wav-pcm这个解码算法不够完善影响听感。
听了linn那个什么studio master 24/96的文件,同在普通pc上播放,倒不完全是白版说的那些特点,很hifi的,很光辉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4-12 11:53 编辑 ]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4-12 12: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Studio Master 24/96的文件,和CD碟上抓下来的WAV文件,还是两回事. 一是凡是linn的东西,都special,第二,你以为这些Studio Master 24/96的文件是从CD碟抓下来的?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主题

1万

帖子

207

积分

荣誉会员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207
注册时间
2005-2-22

优秀版主奖

发表于 2009-4-12 12: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4-12 12:01 发表
Studio Master 24/96的文件,和CD碟上抓下来的WAV文件,还是两回事. 一是凡是linn的东西,都special,第二,你以为这些Studio Master 24/96的文件是从CD碟抓下来的?


Studio Master 24/96的文件应该是母盘用DDC或者软件
从录音硬件专用格式转换为普通电脑能播放的格式
但是通过一次转换 难说素质有没有下降

单位的digidesign工作站 用protools录出来的24bit 96Khz母素材和转换为WAV的直接播放AB 效果差别还是很明显的
当然里面还有软件解码流程的区别,硬件缓冲设置等等差别
PC hi-fi : IBM x220i->TC K8->Apogee Rosetta200 (Mutec iclock Syn Both) ->Drawmer MC2.1->ADAM S4X-H
CD system : CEC TL3N-> Apogee Rosetta200(Mutec iclock Syn Both)->Drawmer MC2.1->ADAM S4X-H

2* TAOC 25MF + 35S
WB isolation transformer + LITE P100
AA Ferrite2,WireWorld Silver Electra 7 * 3
Nordost Tyr2(AES),Tyr(XLR),Mogami 3173(XLR)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4-12 12:2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要通过转换物理容量上变小,实时播放就一定会有不同(播放前软件解码过程更复杂?)。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量守恒嘛,不用听都知道

[ 本帖最后由 mifeng 于 2009-4-12 12:22 编辑 ]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04

帖子

-7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9-3-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3:02:12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一直說話都盡量到位的,只是有些話可能太超前,你暫時不能理解罷了."——pkshan

"我知道在这里瞎嚷嚷反对和不相信的其实都是不懂音响技术的耳机初级爱好者,我其实也不应该和他们去计较."——wzchen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神活在我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04

帖子

-7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9-3-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3:05:3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一直說話都盡量到位的,只是有些話可能太超前,你暫時不能理解罷了."——pkshan

"我知道在这里瞎嚷嚷反对和不相信的其实都是不懂音响技术的耳机初级爱好者,我其实也不应该和他们去计较."——wzchen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神活在我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894

帖子

1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15
注册时间
2007-6-23
发表于 2009-4-12 13:4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4-12 11:30 发表
可以这么说的.

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大多数声卡,DAC等播放设备上,WAV文件的声音都有一些共同特点:1) 音色直白无味,  2) 结像平板化,平面化3) 声场缩小一些.以上三点是对比原版CD碟在纯CD机上播放的效果而言的.  总结起来看,总是原版CD碟在中高档CD转盘/CD机上播的效果更好听,更自然一些.

唯一的例外是LINN DS系统. DS系统可以把WAV文件播得非常温暖,音色非常厚. 这是他独门的know-how. 我们都不晓得是怎么回事.当然,我在自己的那篇LINN Majik DS的听感文章里写过,相比同一张CD碟在LINN Majik CD机里播放,我认为还是MajikCD播得更为通透自然一些.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一张CD碟来说,其价值说到底不就是记录在上面的那些0、1数据么?
完美的复制一张CD,不也就是完美的COPY下这张CD碟上的0、1数据么,还有什么其他神秘的东西么,JITTER?

说到这里我们先重新明确一下我们之前在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其一,JITTER能否被BUFFER隔离,或者说,RECLOCK技术是否真的有效。
白版认为这是无效的,是厂商的虚假广告,理由是那些带RECLOCK功能的DAC接不同的转盘声音不同。
这点我已经明确的说明了,我们最终的听感,取决于整个系统当中模拟部分与数字部分两相共同作用的结果。JITTER固然会印象音质,但不同的转盘之间的模拟特性差异恐怕比JITTER对声音的影响更大。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仅仅因为最终的听感不同而去否定RECLOCK技术对于JITTER的隔离作用。
检测RECLOCK技术是否有效的最简单、直接、有效的方法是用仪器测量。因此那些打着“我们的DAC可以无视前段设备带来的JITTER影响”的广告口号的厂商,我相信这是他们用仪器对JITTER作定量测试后得出的结论。至于带RECLOCK功能的DAC为何接不同的转盘声音不同,这与其前端设备的JITTER无关,应该从模拟部分着手研究。

其二,如赵版所说的,这个电啊那个波啊,类似诸如此类对于JITTER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广义JITTER”。汗。
这些都是废话,模拟环境的影响对于数字电路、对于JITTER当然是有影响的。但请你必须要搞清楚的一点是,你不能因为这些零零碎碎的周边因素而去否定理论本身的正确性。
这就好像说,我在纸上画了一个圆,你对我说这不是圆,因为我可以用显微镜给你找出一段直线段来!
说的再明白一点,如果你真的想要凭你的听感去否定RECLOCK原理的话,那只有照如下方法去做:
在前端转盘和后端所有设备相同的并且其余周边环境也相同的条件下,假设有这么一台DAC,可以自由切换RECLOCK模式与从SPDIF信号里恢复时钟模式,在这两种模式下,如果你听不出区别,或者甚至听出来RECLOCK模式更差,你才有资格去质疑RECLOCK技术原理的正确性。这个叫做基本的”控制变量法”。

其三,从电脑播放WAV听感比较CD系统差。
这个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了,无非就是JITTER大,模拟电路环境差。因此电脑播放音频统统都是那个味,你可以把电脑看作一个劣质的不能再劣质的转盘嘛,这有什么难理解的呢?
但是我就很奇怪,为什么却要把这些因素导致的最后的听感差异去归结为:CD碟片有种神圣的不可侵犯性,乃至根本不容你以COPY的方式去玷污她的贞节,而且你也根本无法“完美的”将她COPY下来,所以你玷污不到她的贞节。。。

最后的最后,我个人通过这次讨论的两点感悟。
其一,在音频播放系统中,模拟电路的影响可能更为关键,而JITTER这个问题,则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就比方说一台10年前的高档解码器,和现在的一台中档解码器比,声音高下想必不用多说。但是如果你用仪器去测一下两台解码器的JITTER大小,结果会怎样?

其二,听感这个东西,用来买器材,作为首要参考;用来作为技术理论的判断,尤其数字理论方面,基本可以不用参考。

[ 本帖最后由 whisky_qz 于 2009-4-12 13:4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4-12 13:4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fuer 于 2009-4-12 13:02 发表


码率相同时,容量小的需要更多能量来解码(并不违反物理定律),如果解码过程很HiFi,很NB,那么比直接播放容量大的文件素质强,也是很有可能的。用能量守恒解释可牵强喽~



我说的那句话,建立在解码水平大致一致的前提下。如果解码过程很nb,不是源文件优劣的范畴了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4-12 13:48: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50# 的帖子

关于您总结的第一点,我觉得很有意思。不知有否网友做过实验的能否分享一下。
我觉得您说的这个结论是有可能的

第二点的话,理论就待在纯理论范畴,不由实践因素影响,是否合适可能要因情况而定,同时还可能要牵涉到一个怎样判定纯理论正确与否的问题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7

主题

1万

帖子

7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6
注册时间
2009-1-25
发表于 2009-4-12 13:5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cd的看法,很大分歧在于认为cd记载的是声音还是记载的是广义上的“信息”而已了
退烧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704

帖子

-7

积分

禁止访问

积分
-7
注册时间
2009-3-8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4-12 13:52: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我一直說話都盡量到位的,只是有些話可能太超前,你暫時不能理解罷了."——pkshan

"我知道在这里瞎嚷嚷反对和不相信的其实都是不懂音响技术的耳机初级爱好者,我其实也不应该和他们去计较."——wzchen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神活在我们心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13

主题

10万

帖子

3764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4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4-12 13:5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数码音频,除了格式上的固有缺陷之外(比如量化噪声,比如16比特只能达到96分贝的动态范围,比如44100Hz采样只能把高频做到2万赫兹),实际表现中的缺陷(performance-related issues),几乎就是jitter.  没有其他已知的因素.  我们听到的不同转盘的不同音质,不同声卡的不同音质,都可以用jitter量,jitter频谱分布特征来解释.

[ 本帖最后由 小白 于 2009-4-12 13:58 编辑 ]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4-11-29 06:45 , Processed in 0.103271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