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机俱乐部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楼主: 小白

数码时代,PC时代声音审美观念的变化

[复制链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1 18: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eisl_1983 于 2009-12-1 17:30 发表
大部分人对于古典音乐的审美受录音技术的影响
录音技术的不断改变会让人错以为古典音乐的的演绎法在改变


这个话完全是放屁,你给我分辨一下richter和朗朗的差别 ?



你也别轻口出狂言,我还有后半句话呢,就是录音技术反过来影响着古典音乐。
举个例子。卡拉扬的巅峰时期正处在录音技术革新的一个时代,在这之前和包括卡拉扬在内之后的一大批艺术家的演绎风格有着根本的差别。你以为录音技术对于演奏者没有影响么?要比也不应该比李希特和朗朗,你比比卡拉扬早期和晚期的贝九

我也认识不少学音乐的(当然里面没有流氓),我有个朋友的硕士论文题目就是讨论录音技术对古典音乐演绎的影响。

[ 本帖最后由 iLLogiCo 于 2009-12-1 19:12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8:3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frui 于 2009-12-1 18:25 发表
量子就是非连续性的,所以世界从最本质的意义上来说,就是一台巨大的数码电脑。
所以,数码才是王道,PCHIFI是真正走到了正路上。




我怎么觉得你这个说法是诡辩啊. 抱歉无恶意啊. 数码音频以CD规格说只是每秒44100次取样,就算符合了"微观地看一切皆非连续"的"王道",这取样密度也太小了些. 模拟音频就算从微观角度看也是非连续的,但它的"取样密度"要高得多了.

当然,随着数据处理速度的加块和存储能力的加大,将来的数码音频一定是会取样密度越来越大,越来越逼近模拟音频的(从取样密度的角度).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8:3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录音技术当然是对音乐演绎有影响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快转唱片(每分钟78转)一面只能播放约4分钟,所以当时录唱片的很多演奏家把一首本该演奏5分钟的作品加快压缩到4分钟.   这就是典型一例哟.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1 18:38:07 | 显示全部楼层
狭义来讲模拟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区别就是量化,而广义来讲其中的影响因素绝不仅仅这一点。
模拟和数码都是独立延伸出的两套完整体系,而且有一种趋势就是越发展相关性就越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09-12-1 1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12-1 09:44 发表
补充一些我的音响展感受. 最近几年上海音响展,我年年都去了,每年都见到用LP做音源的高级系统. 有几次还体验到了同样一套系统上先用LP做音源,再用CD机做音源的比较. 很明显的,大型,高档的系统上,音源是非常重要的,换个 ...


添一些我这里的观感……慕尼黑和巴黎的。

最为大型的系统,喇叭花,mbl等等,一般都是上LP,这和做演示人的年代有关,他们喜欢的音乐都是那个年代的,最好的介质就是LP。
中型系统已经开始很多的pcfi系统了,而且多数厂家都会有pcfi同时开声的。
小型,mini系统,那基本都是pc的天下。

综上,只有面子工程,还在用LP,确实是没有悬念的差距,LP声音更好,但是,其他的,都是市场导向,这里数字音源山呼海啸,没哪个大的代理会落于人后的。这方面,欧洲相当激进,相对,亚洲市场一直是偏保守的~~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1 18: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亚洲市场有点可悲,酸味越来越浓。大批老少爷们把欧美市场不要的东西掏回来作宝贝,还联合打压新产品,哪里还能够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31

主题

10万

帖子

3765

积分

版主

俱乐部理事

Rank: 10

积分
3765
注册时间
2001-11-21

优秀版主奖耳机鉴赏奖社区建设奖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 18:5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大型系统普遍用LP做音源还是因为LP声音更好的关系. 大型系统对音源反映是非常敏感的,PC音源上去,确实还不够格. 这是关键原因. 如果说中小型系统还不那么"揭示力强大",PC音源已可以用用,那么最考验音源素质的大型系统,确实还没有什么PC系统能够格,甚至CD机也只有少数最高级的才行,LP在此情况下是合理的音源.
安润上海店:http://anrun.taobao.com
小白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headphoneclub
欢迎订阅微信公众号“耳机俱乐部小白版主”
B站频道:http://space.bilibili.com/23272101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3964

帖子

2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积分
25
注册时间
2008-5-5
发表于 2009-12-1 18: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LogiCo 于 2009-12-1 18:49 发表
亚洲市场有点可悲,酸味越来越浓。大批老少爷们把欧美市场不要的东西掏回来作宝贝,还联合打压新产品,哪里还能够发展。


怎么跟商人似的,说的亚洲人好像都是木耳

那就音源来讲,推荐一下吧。
我爱俱乐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09-12-1 18: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xinxin1009 于 2009-12-1 10:35 发表
发一个联想
曾经在耳机群里给他们讲过数码相机有一个死穴,除非是对数码的ccd技术做一次革命性的改变,否则是永远比不上胶片的
这个死穴就是景深
数码的景深要比胶片小的多的多 并且除非多次对焦拼图之外是没有可 ...


真有启发~~谢谢~~~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1 18:5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其中还隐含了一层价值观,就是越复杂麻烦的系统,越需要倾注时间精力去调整操作的系统,机械部件和手动功能越多的系统都被认为是奢华的系统。这章显身份,品味和财富。比如,机械表,Leic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09-12-1 19: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小白 于 2009-12-1 11:50 发表
我觉得大型系统普遍用LP做音源还是因为LP声音更好的关系. 大型系统对音源反映是非常敏感的,PC音源上去,确实还不够格. 这是关键原因. 如果说中小型系统还不那么"揭示力强大",PC音源已可以用用,那么最考验音源素质的大 ...


恩,我同意的,我听到的也是这样,优秀的LP系统在任何方面都有着更优秀的表现~~~
但是有一个因素也要考量到,这是用户,演示者以及厂商同时参与的偏量。

买的起这些超大系统的,都是什么年纪的人,他们听的都是啥?演示的人也是泰斗,业内资深人士,他们听的又是什么?作为面子工程的厂家,参与设计的技术资深人士,擅长一辈子的又是什么?这些足以改变最后我们观察到的实际结论的正当性。

这些是我们需要思考的,不能让旧有的东西束缚住手脚,如果你是这个市场的参与者,利益相关者的话。但是最为消费者,我还是静观其变……嘿嘿,厂家最讨厌的等待效应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主题

3117

帖子

77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Rank: 4Rank: 4Rank: 4

积分
77
注册时间
2009-8-4
发表于 2009-12-1 19: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LogiCo 于 2009-12-1 18:55 发表
这其中还隐含了一层价值观,就是越复杂麻烦的系统,越需要倾注时间精力去调整操作的系统,机械部件和手动功能越多的系统都被认为是奢华的系统。这章显身份,品味和财富。比如,机械表,Leica


从另一个侧面看,
表里面最赚钱的是谁家?卡西欧
相机里面最赚钱的是谁家,佳能
音频方面最赚钱的是谁家,水果
专业摄影 入门低烧
http://blog.sina.com.cn/yuxinlong10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09-12-1 19:0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iLLogiCo 于 2009-12-1 11:55 发表
这其中还隐含了一层价值观,就是越复杂麻烦的系统,越需要倾注时间精力去调整操作的系统,机械部件和手动功能越多的系统都被认为是奢华的系统。这章显身份,品味和财富。比如,机械表,Leica


嘿嘿,偏量里面又多了一个,消费价值取向。

声音性能不是唯一的消费着重点,这么说下去,可以开个case好好研究了~~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6

主题

1万

帖子

481

积分

核心会员

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Rank: 8

积分
481
注册时间
2001-11-21

社区建设奖

发表于 2009-12-1 19: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yangmetal 于 2009-12-1 19:02 发表

声音性能不是唯一的消费着重点,这么说下去,可以开个case好好研究了~~



那是肯定了,商家展示天价LP系统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展示其品牌的历史价值。这可不是通过优秀技术能够弥补的优势。
现在似乎任何事情都和商业剥离不开联系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5

主题

1万

帖子

602

积分

荣誉会员

Discophile

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602
注册时间
2005-9-17

优秀版主奖

QQ
发表于 2009-12-1 19:0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eashell 于 2009-12-1 11:01 发表


发现我对相机景深和光圈的概念被颠覆了


嘿嘿,xinxin1009同志多来点摄影理论的东西,挺好,长见识,助思考。

我以前一直觉得胶片的那种存在感是数码达不到,长久都不知道这种存在感是如何得到的,茅塞顿开~~~
Nelson Pass rock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耳机俱乐部微信
耳机俱乐部微信

QQ|联系我们|有害信息举报:010-60152166 邮箱:zx@jd-bbs.com|手机版|Archiver|黑名单|中国耳机爱好者俱乐部 ( 京ICP备09075138号 )

GMT+8, 2025-2-23 07:36 , Processed in 0.368152 second(s), 37 queries , Gzip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